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西部法制报】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延安两级法院传承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纪实
  发布时间:2022-10-27 16:07:00 打印 字号: | |

  “非常感谢‘蔬菜法庭’的法官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帮我们妥善解决纠纷,我种植的蔬菜也有了保障,你们真是人民满意的好法院!”10月8日,延安市安塞区招安镇贾家洼村的王某激动地对安塞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说道。

  安塞区是陕北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县区,累计发展大棚蔬菜6.9万亩。安塞区法院在辖区5个乡镇设立了6个蔬菜产业巡回审判法庭联络工作站,及时、快速处理涉蔬菜产业纠纷,保障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收效较好。这也是延安两级法院传承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十年来,延安两级法院积极传承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共受理各类案件351999件,结案349147件,均为上一个十年的2.8倍。其中,延安市中院受理案件42575件,审执结案43167件,同上一个十年相比分别增长142%和146%,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攻坚执行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延安市中院“红色法院”文化建设项目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

  增强主动  传承践行    

  “‘一刻也不离开群众’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在精神。延安市中院以特有的红色法院文化资源为阵地,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在全市法院掀起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围绕‘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内涵、如何在审判实践中贯彻司法为民理念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实践路径。”延安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群说。

  全市法院先后召开动员会、讨论会等会议30余次,300余名法官干警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对传承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提出深刻见解。通过3个多月各种形式、层次的集中学习研讨,广大法官干警收获满满,由过去的“让我学”到“我要学”,增强了学习主动性,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同时,延安市中院还不断加强红色法院文化建设,例如,精心编创大型法治历史文化情景剧,将雷经天、马锡五、党鸿魁等司法英模人物和重大典型案例故事搬上现代舞台,为推进全市法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学以致用  锻造队伍    

  延安市中院按照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和“五个过硬”的要求,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延安市中院机关党委及各党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开展“模范机关”“党员先锋号”“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对党员进行评星定级积分考核,对党支部进行规范化管理;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举办演讲比赛、参观革命旧址、召开“五四”青年节研讨会等活动;隆重表彰全市法院“十大办案标兵”,大力选树“马锡五式人民法官”“马锡五式人民法庭”,打造新时代全市法院典型榜样;举办政治业务培训,提升法官素质能力,培育公正司法的过硬本领;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大力整治顽瘴痼疾,努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延安市中院组织32名法官助理轮流驻守市综治中心,义务为来访群众答疑解惑,促进更多法治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特色法庭  便民利民    

  延安两级法院以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的“两说”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甘泉县法院设立“樊九平”调解室,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方式;洛川县法院设立“苹果法庭”,推动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志丹县法院设立“能源法庭”,为辖区能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宜川县法院设立“旅游法庭”,护航旅游产业发展;安塞区法院设立“蔬菜法庭”,助力乡村振兴;黄龙县法院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筑牢绿色生态发展司法屏障。通过特色巡回审判方式,延安两级法院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积极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全方位快捷解决矛盾纠纷。

  2021年11月,志丹县法院“苹果法庭”负责人张丽梅接到一个电话,称一名果商在购买苹果的过程中与果农发生纠纷。了解到双方发生分歧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张丽梅当即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履行此前签订的苹果购销合同。3天后,果农的2.5万余公斤苹果顺利装车。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苹果法庭”37次送法进果园,78次将法庭搬至村组院落。


 
来源:西部法制报 2022年10月27日 第三版
责任编辑:姚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