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延安日报】争做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人
——延安法院开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惠兴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09:51:29 打印 字号: | |


中院机关党委到“法院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延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群在五个革命圣地法院共上一堂党课活动中交流发言

延安中院院长刘群到延安高新区秦创原调研工作

志丹法院“苹果法庭”法官向果农普法宣传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地。近年来,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为依托,大力加强红色法院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促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收到良好的政治、法律、社会效果,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十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1999件,结案349147件,均为上一个十年的2.8倍。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42575件,审执结案43167,同上一个十年分别增长142%和146%。常态化扫黑除恶、攻坚执行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延安中院“红色法院”文化建设项目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

1 红色法院: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大传承

“边区法院在延安13年,奠定了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特别是创造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作用重大,影响深远。因此,深刻学习领悟、大力传承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延安广大法官干警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延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群说。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要义是“一刻也不离开群众”和“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如何让“马锡五审判方式”入脑入心、在革命圣地遍地开花?延安中院党组经过认真调研,决定以特有的红色法院文化资源为阵地,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在全市法院掀起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两级法院以党支部、部门为单位,结合“两个确立”主题教育,采取讲座、辅导报告、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围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内涵”“如何在审判实践中贯彻司法为民理念”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广泛深入挖掘“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全市法院先后召开动员会、讨论会等会议30余次,300余名法官干警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对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提出深刻见解、做出庄严承诺。延长、志丹等法院开展了多期“马锡五审判方式”大讲堂,每周由法官干警轮流上台分享讲授学习心得体会。宜川、甘泉等法院组织法官干警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宝塔区法院枣园法庭干警不仅自己学习,而且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说唱形式深入到乡镇向村民普及宣传“马锡五审判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学习、思考实践陕甘宁边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和“马锡五审判方式”,从红色法院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已经蔚然成风。

围绕传承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延安中院还不断加强红色法院文化建设,为推进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该院积极开启院校合作模式,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了《院校合作框架协议》和《“马锡五式人民法庭”创建与诉源治理的延安样本》科研项目合作协议,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围绕深化双方教学科研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刘群院长等3名法官受聘为兼职教授,助力提高军事司法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29所高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此外,该院精心编创大型法治历史文化情景剧《法院山》,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雷经天、马锡五、党鸿魁等司法英模人物和重大典型案例故事成功搬上现代舞台,组建延安中院“天平”合唱团,法官干警唱响红色院歌《金色天平》,开展沉浸式红色文化教学活动。启动《陕甘宁边区法院史》编撰工作,编著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等书籍,正在积极筹建网络化、数字化的延安中院院史陈列馆、陕甘宁边区审判史陈列馆、“马锡五审判方式”专题陈列馆等,努力打造系统展示边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权威文化阵地,用心传承红色法院文化。

市中院还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智慧法院”建设,优化立案信访窗口设施,建立诉讼引导、释法答疑、案件查询等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建成云柜存储系统、庭审语音自动录入系统、延安中院智能机器人导诉普法系统等,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诉讼服务,让司法更加亲民便民利民。

2 圣地法官: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

进入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保障,再好的法律也难以转化为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延安中院按照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和“五个过硬”的要求,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建功新时代。

“七一”前后,延安中院组织全体法官干警和各基层法院院长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轮训,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党组书记、院长刘群作了题为《坚决做好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传承人”》的党课辅导报告,有效解决了法官干警“觉悟不高“”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的问题。中院机关党委及各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选好配强了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开展了“模范机关”“党员先锋号”“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对党员进行评星定级积分考核,对党支部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举办演讲比赛、参观革命旧址、召开“五四”青年节研讨会等活动,隆重表彰全市法院“十大办案标兵”,大力选树“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人民法庭”,打造新时代全市法院典型榜样,实行“菜单式”的政治业务培训,提升法官素质能力,培育公正司法的过硬本领,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大力整治顽瘴痼疾,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着力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力争使全体党员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延安法院因地制宜、因院施策,围绕辖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市中院紧紧围绕延安特色产业,严格按照“大局工作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不断延伸服务职能,以主动作为的姿态,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市中院制定出台了《关于为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突出“五个聚焦”职责,提出4个方面23项工作举措,要求两级法院从聚焦特色产业完备,服务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聚焦城乡协调发展,强化司法协同保障;聚焦绿色健康发展,加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聚焦文化守正创新,发挥法治规范作用等5个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全力服务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延安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提升市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全市法院结合一站式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诉讼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化诉源治理,推动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团队进驻当地综治中心,中院组织32名法官助理轮流驻守市综治中心,义务为来访群众答疑解惑,促进更多法治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富县法院坚持和发展“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机制建设,提升县域治理水平。子长、延长、延川等地法院依托党委政府强化前端治理,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民的诉讼服务。开展“无讼社区(村)”创建活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市中院还在充分研究基础上,提出11项服务保障我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课题,每个基层法院结合工作实际至少承担1项课题,开展有关行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司法调查研究,找准找实法院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努力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为了扎实常态化开展“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双进”专项工作,中院进一步探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完善审判监督格局、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汇智共享裁判观点、提升科技赋能水平等举措,促进办案提质增效。

3 特色法庭: 司法为民便民机制的大实践

如何让陕甘宁边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延安两级法院坚持将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与“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争做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为己任,把司法为民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0年1月,贾家洼村的李某将自己修建的1个大棚租给同村的王某种植经营,但没有明确租赁期限,后因土地将被征用,李某找到王某告知其要收回大棚。于是双方约定王某于次年3月份将大棚返还给李某。后因天降大雪,道路不畅,王某因无法将蔬菜运往外地销售,所以未能按期归还大棚。李某一气之下将王某告上法院。

办案法官李锋接到案件后,便立即到现场进行调解。摆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但不简单的“田间地头”现场调解就开始了。经过耐心与当事人沟通,向他们释法说理,并在村委会领导的劝说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起蔬菜大棚租赁合同案最终以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

这是安塞区法院“蔬菜法庭”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个缩影。安塞区是陕北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县区,累计发展大棚蔬菜6.9万亩。安塞区法院在辖区5个乡镇设立了6个蔬菜产业巡回审判法庭联络工作站,及时、快速处理涉蔬菜产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保障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收效较好。

去年11月,志丹法院“苹果巡回法庭”负责人张丽梅接到电话称,一位果商在购买苹果的过程中与果农发生矛盾。果商与果农双方已签订合同,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双方在果品质量把关、是否全部收购以及采摘和装车需要的工具由谁准备等方面发生分歧,一时之间难以解决。此外,在发生争执的这段时间,志丹县气温骤降、大雪突至,部分苹果由于未能及时进行采摘而造成价值损失。虽然果商有意继续履行合同内容,但前提是果农必须向其道歉并赔偿多项损失。果农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是果商自身原因才导致损失,因此拒绝道歉。

考虑到双方矛盾尖锐,直接面对面调解的效果可能不佳,但若不尽快解决,将给双方造成更大损失。于是,张丽梅当即决定分别对双方展开诉前调解工作。经过几轮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继续履行此前签订的苹果购销合同。3天后,果农的2.5万余公斤苹果顺利装车,此次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据了解,苹果巡回法庭自成立以来,仅3起涉果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均已结案,诉前就地化解矛盾纠纷5起。“截至今年6月,苹果法庭37次送法进果园,78次将法庭搬至村组院落。”苹果巡回法庭负责人张丽梅介绍,“通过常态化的法律宣传以及就地调解,‘苹果巡回法庭’坚持学习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寓教于法、寓教于审,运用典型案例,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让法治思想植根于群众心中。”

甘泉法院打造“说事讲理+普法宣传”新模式;宜川法院推行表格式裁判文书,缩短速裁案件办理周期;黄陵法院组建“价格争议案件合议庭”,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子长市人民法院成立“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站”,推动构建“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价格争议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为群众切切实实办实事……

在延安,类似这样的办案故事和创新的工作模式还有很多。全市法院通过开展“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的“两说”机制、“樊九平”调解室、“苹果法庭”、“能源法庭”、“旅游法庭”、“蔬菜巡回法庭”等特色巡回审判方式,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积极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从“被动司法”转向“能动司法”,从“等案上门”转向“就地解纷”,从“坐堂审案”转向“参与治理”,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全方位最快捷的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风正扬帆正当时。延安两级法院将大力弘扬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以加强红色法院文化建设为契机,以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法治信仰、为民情怀,扎实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和“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努力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红色印记和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审判执行“延安模式”,推动新时代延安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姚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