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西部法制报】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黄龙法院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纪实
  发布时间:2022-09-20 09:07:17 打印 字号: | |

黄龙县人民法院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细化为民服务举措,大力提升审判质效,切实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掉、办理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诉讼服务暖民心

“今天下着雨,还麻烦你们跑一趟,要不是我腿摔了着急看病,我就再等几天,真没想到我一打电话你们就来了,真是太感谢了!”829日,因交通事故受伤的王某为赔偿纠纷一事打电话诉至黄龙县法院。为了方便王某诉讼,法官当即决定为其上门立案,帮助其完善诉讼材料,告知其诉讼风险,并通过耐心讲解指导,顺利完成了立案程序,王某因此感谢连连。

黄龙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始终以便民诉讼为目的,打造一站通办的便民服务方式。该院为当事人提供窗口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立案、上门立案等多种服务,为行动不便或距离较远当事人开辟绿色通道,将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为行动不便及偏远地区当事人上门立案815人。

随着全国“智慧法院”建设飞速发展,黄龙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紧跟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方式,通过线上调解和电子送达等精准化、多元化、差异化服务形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享受司法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服务。被告黄某因生意周转借张某1万元,拒不偿还。诉前调解员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得知原、被告是亲戚,对于该笔借款的数额没有异议,但被告在外地。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调解员引导双方通过人民法院多元调解平台进行远程视频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办案提效聚民心

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黄龙县法院出台提升“双进”专项工作7条举措,强化诉讼保全,实行主审法官强制执行前督促履行通知机制,对于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民事案件,打破传统排期开庭方式,简化庭审程序,采取灵活、方便群众诉讼的方式化解纠纷。今年以来,黄龙县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23.32天。

对于涉农民工权益保护案件,黄龙县法院开通绿色窗口,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对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致他人损害的,依法追加其为被告,确保农民工权益及时兑现,同时加大调解力度,缩短办案期限,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被告李某雇原告马某进行电线安装作业时,马某不慎从高处摔落受伤。李某在垫付了部分医疗费后不再给付赔偿费用,马某遂诉至法院。法官在审理时发现该电线安装作业工程系某装修部承包后,将该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被告李某个人,于是依法追加某装修部为被告,在此基础上,依法及时审理。经调解,被告李某赔偿原告马某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8万余元,被告某装修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使原告胜诉权益得以及时兑现。

巡回办案贴民心

黄龙县法院三岔法庭在全院率先开启“农忙”办案方式。于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法官到村委会大队部就地开庭审理案件,推行上门送达、微信送达、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等举措,深入田间地头,促进纠纷得到快速高效解决。

三岔镇长石头村村民任某因宅基地长期侵占村集体公共道路,与其他村民积怨多年。2022年,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惠民工程,为农户翻新院墙,但由于其他村民阻挡,任某家的院墙始终无法如期施工。村镇两级政府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无果,遂反映到三岔法庭。庭长朋礼奎迅速带领干警赶到村委会,召集各方当事人,并邀请司法所干部及群众代表一同化解纠纷,耐心引导村民,最终促使任某同意退还集体土地,遂组织人员于次日将院墙建起。长期以来,三岔法庭以巡回办案延伸司法触角,推动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

黄龙县法院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司法问题着手,推出一系列便民立案、涉民生案件快速执行等司法为民举措,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户和典型案例巡回审判等活动,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来源:西部法制报 2022年09月20日 第四版
责任编辑:姚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