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延安日报】巾帼柔肩担道义
——记宜川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孟晓宜
作者:通讯员 惠兴文 温周桥通讯员 惠兴文 温周桥  发布时间:2020-09-21 09:40:13 打印 字号: | |


 ●孟晓宜到案件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

   孟晓宜,现任宜川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法官。作为一名女干部,孟晓宜在坚守审判工作的24年里,凭借满腔的热情,不忘初心,敢于挑战,从懵懂的新手到审判工作的行家里手,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法院副院长,多次荣获“延安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先后被市中院、省高院授予个人三等功和二等功,为审判工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树立起了新时期法官的良好形象。
   勤学善思,知责奋进
  孟晓宜常说:“作为一名法官,政治上靠得住是第一位的,业务上拿得住是必须的,只有把功夫下在日常,才能对得起胸前的法徽。”
  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始终把勤于学习、修炼“内功”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自身素质、领导水平作为干好工作的重要途径,挤出时间,潜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的水平。在她的办公桌上、床头边上,经常放着厚厚的一摞书和杂志,每有闲暇时总是能看到她埋头看书的身影,党的最新理论、法律法规、工作案例等内容都有涉猎,同事们碰到难题第一时间请教她,她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2016年10月,孟晓宜的母亲检查出患了癌症,因为姐弟三人工作都很忙,只能轮流照顾住院的母亲。
  正值年终,法院结案任务繁重,作为审判管理工作主管领导的孟晓宜,更是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一边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一边是作为女儿应尽的孝道,孟晓宜只能强忍着这份煎熬加班加点赶任务,在外地调查完案件后匆忙赶到省城医院的她,只见了母亲一面,这也成了孟晓宜心中永远的痛。
  多年来,孟晓宜虽然在对待家人时有太多的遗憾,但工作从未有过一丝松懈。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上,她坚持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与当事人实打实心交心,规范庭审言行,所办案件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在解决立案慢、法官少、效率低问题上,她认真调查研究,完善细化《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完善院庭长监督制度、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审判执行质效评估考核、法官审判业绩考评等规章制度,极大地缩短了办案周期,减少了当事人诉讼成本。近三年来,她累计办理案件478件,民事案件调撤率60.39%,裁判文书上网率100%。
  许多当事人夸赞说:“过去打官司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现在从立案到结案不到半天,真是快审快结。”
  乐于奉献,刚正不阿
  宜川县是苹果大县、旅游大县。每到苹果销售季节、旅游旺季经常发生各类民事纠纷。果农、果商以及游客远离县城,纠纷难以及时处理,孟晓宜担任副院长期间,针对这一难题,结合县域经济特点,提出了建立“苹果法庭”“旅游法庭”“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等,充分发挥巡回法庭作用,提供便民服务。
  苹果收获时,孟晓宜就带领“苹果法庭”组员来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指导果农签订果业销售合同,及时化解因苹果销售引起的矛盾纠纷。2019年以来发放法制宣传单2315份,现场调解矛盾纠纷160起,指导群众签订苹果销售合同2856份。
  孟晓宜生在宜川,长在宜川,1996年参加工作后就没有离开过法院。因此,在办案过程中难免有熟人朋友打招呼说人情,但都被她果断拒绝了。
  在办理一个合同案件当中,被告对案件的结果心中没底,就拿两万元来到孟晓宜的办公室里,说明来意后,扔下用信封装的钱就跑了,事后孟晓宜多方打听到该当事人的住处,上门把钱退了回去,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公正判决,还了当事人一个公道。在一个健康权案件当中,经过庭审,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原告得知此情况后,千方百计打问孟晓宜的社会关系,想通过孟晓宜的亲戚、朋友、同学扭转案件局面,最终孟晓宜扛下了各方面压力,做出了公正判决……
  二十多年的法院工作,诸如此类事情孟晓宜自己都不记得有多少次了。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劝她,“都是乡里乡亲的,能过去就抬抬手,工作的事情那么较真值得吗?”可是孟晓宜却说,虽然我们法院一年审理上千件案件,可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一辈子可能就进一次法院大门,我们要把每一个案件当做第一个案件一样来审理,才能确保法律的天平不失衡。多年来,她坚持做到权利面前讲制约,制度面前不特殊,利益面前不伸手,不拿原则做交易,所分管的部门无一人违法违纪,无一人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充分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坚守,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来源:【延安日报】2020年9月9日第七版
责任编辑:薛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