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圣地法官 > 法官文采
起航
作者:立案庭 李佳  发布时间:2011-09-14 10:31:34 打印 字号: | |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在陕北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圣地延安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熠熠光芒,向世人昭示着我党光辉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坐落在延河之畔,为延安的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2011年8月15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这天是我法律职业生涯的开始,从步入延安中院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再次坚定了职业理想和信念,那就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努力成为一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法官。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我慢慢的适应着法院的各项工作,然而还是有很多困惑和不解,直到冯迎春院长召集我们几人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座谈之后,我才一下子从迷茫中惊醒,渐渐明确了方向,也明白了自己肩头的责任和使命。

无悔的选择,用青春的激情唱响法律的赞歌

    “法院的工作并不像想想中那么好,法官并不是一个光鲜的头衔,要克服苦难……”座谈会之后,冯院长的话,时时在我耳畔回响,是要打退堂鼓吗?我在心底问自己,不,绝不。任何事情也不能动摇我的信念和决心。我坦然的搬进集体宿舍里,浸润在法院特有的文化和气息中,让自己一点点成长。每天清晨就早早来到办公室,认真的去完成领导交代的每一项任务,每一次尝试都有新的收获,这让我激动不已。对知识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让我更加执着于自己的选择。

    青春的旋律,或缓或急,青春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倾心付出,执着追求,都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选择法律,选择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无悔的选择。

默默耕耘 不问收获

    我们这一代人,曾被戏称为“垮掉的一代”,80后,90后频频引起网络热议,社会各界也充满了忧虑和担心,“80后不能吃苦,80后好高骛远……”冯院长在谈话时,也是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自足岗位,认认真真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和发展。闲暇时间,细细品味院长这些话,虽然质朴但句句饱含深意,让我不由的联想起了北大一位教授给学生的离吧别赠言,他说,青年的一代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付出,要耐心点等待,不要急于求成,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要干一行,爱一行。要等到青涩的果子慢慢成熟。成长收获也是顺其自然的事。院长和教授的话可谓殊途同归,同样是对年轻人的勉励。回顾自身,来到中院工作是我的选择,那么我也一定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自那个岗位都要虚心求教,争取更大的进步。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宗旨,真正把自己置身于法制建设的浪潮中。

    对于刚刚来到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默默耕耘,不问收获”,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把审判实践与理论所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地摸索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辜负院领导的期望。

相信未来

    与院长座谈之后,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那就是如何正确理性的看待当前我们的司法现状与书本中的法治理念的关系的问题。在学生阶段,接触过一些案件,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审判实践中与理论法理不相一致的情况,当时由于缺少实务经验百思不得其解。进入法院工作后,院长的一番教诲,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审判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处理审判实务中的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解决纠纷作为工作重点。不能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要学会从社会效果上去理解法律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盲目批判法律。 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整个社会经济层面,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不会产生狭隘的法律观。这样,在司法实际中,才能灵活的处理遇到的具体案件。

    与院长座谈之后,对我启发很大。虽然本、硕期间读的都是法学专业,然而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要着重从实践中去学习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办好每一个具体的案件。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一句诗结束此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选择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我无悔的追求,理想之帆从这里起航!

责任编辑:闫涛